
陽玉娥自2011年9月擔任湘橋煤礦倉庫管理員以來,刻苦鉆研業務,倉庫物資擺放有序、細心管理,對物資發放堅持原則、秉公辦事,連續兩年被評為該礦倉庫優秀管理員,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倉庫里的 管家婆 。
敬業愛崗,對工作一絲不茍,是陽玉娥的工作作風。陽玉娥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她對13類519種物資入賬清楚、發放準確,對重要物資的產地、價格、性能如數家珍般牢記在心。她常說,下崗后能在灣田找到工作不容易,要珍惜。因此,她對這份新工作格外認真。剛到倉庫當管理員時,當時的兩名管理員都已離職。面對陌生的賬務和眾多的設備、配件,要想在短期內進入角色并非易事。為了盡快適應工作,陽玉娥下班了也不休息,一個人在倉庫背記材料、設備的名稱,學習如何將材料分類入賬。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將原本雜亂的設備材料進行了定架、定排,擺放規整,且基本掌握了倉庫業務知識和電腦操作。
在材料領用上,陽玉娥秉公辦事,堅持原則。發放材料時,她堅持憑領料單發貨,凡沒有經領導簽字的領料單一概不予發貨,這樣難免得罪了一些急于用材料的員工。這些人講她死板,是一根筋,可陽玉娥并未理會這些閑言碎語,一如既往。陽玉娥的丈夫原是采煤一隊的隊長。一次,采一隊急需調換風煤鉆桿打炮眼,按規定要用舊鉆桿才能換領新鉆桿??傻絺}庫時才發現未將舊鉆桿帶出井,這樣就必須開好證明才能領用。 不就是根鉆桿嘛 ,丈夫為了不影響井下生產,想不辦手續盡快拿到新風煤鉆桿。陽玉娥堅決不同意,硬是讓他辦好證明,才發了新風煤鉆桿。同時,她嚴格遵循驗收制度,凡采購回礦的物資,她都對照單據驗收,發現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要求的,如實反映,不怕得罪人。她說,材料質量的好壞與安全生產有直接的聯系,絕不能馬虎大意。
只要是生產需要材料,陽玉娥總是隨喊隨到,及時發貨。今年2月的一個早班,采煤二隊的機巷第二臺溜子機尾壞了,急需更換,而井下沒有備用機尾,只有倉庫有備貨。當時已經凌晨2點多鐘了,陽玉娥接到調度室的電話后,二話沒說就立即起床趕到倉庫發貨,采二隊得以及時更換了機尾,沒有耽誤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