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報2013-05-27
從去年開始,我國煤炭企業就邁入了經營困難期,今年我國煤炭企業業績持續下滑,部分煤炭企業開始停業整頓。煤炭企業亟需轉型升級,業內人士指出,打造全產業鏈模式才能令煤炭企業擺脫經營困難。
據了解,近期發布一季度報告的煤炭上市公司中有不少企業均告利潤下降,部分上市公司凈利潤下降幅度近8成。其中,安源煤業凈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68.79%,兗州煤業今年一季度利潤同比減少77.49%,陽泉煤業今年一季度利潤同比減少32.72%,盤江股份今年一季度利潤同比減少76.9%。而近日發布的中經煤炭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景氣指數為96.9,比上一季度微降0.2點,煤炭產業實現利潤總額680.9億元,同比下降34.1%,降幅較上季度擴大4.5個百分點。
山東某大型煤炭企業知情人表示,煤炭企業最難熬的日子已經到來,曾經一度被視為揮金如土的 煤老板 也開始壓縮控制成本,很多企業甚至開始貸款發工資。相比中小煤企來說,雖然重點煤炭企業仍能撐下去,但積極性已經明顯受挫,在生產旺季,部分位于內蒙古的煤礦也開始了停產檢修。
作為煤炭運輸的重要樞紐的秦皇島港,目前運量已經大幅減少。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的數據顯示,在今年4月13日~5月7日大秦鐵路檢修期間,秦皇島到港列車每天減少2000輛左右,合計減少的煤炭輸入達到12萬噸左右。5月15日,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每噸612元。中宇資訊煤炭分析師關大利認為,如今煤炭企業已大面積進入虧損的臨界點,尤其以精煤為主的山東,受開采成本高、產量小等影響,虧損面更有擴大趨勢。
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煤炭行業仍將在一段時期內出現價格不振、效益不高的情況。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今年以來我國煤炭需求市場有所回暖,但煤炭產業低迷的情況并未扭轉。我國經濟正處在轉型期,國家對第一、三產業的支持力度大于第二產業,而一、三產業發展對能源依賴度較小,反而可以產生新能源;同時,為了適度控制發展速度,既要防止通貨膨脹,又要控制經濟緊縮,國家GDP發展速度已控制在8%上下,這樣就對前期過度增長的煤炭產能提出了挑戰。
此外,煤炭行業無序競爭比較嚴重,沒有達到安全要求的小型礦井和企業生產的低成本煤炭,低價格搶占市場時有發生,也是導致煤炭價格暴跌的一個原因。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煤炭價格之所以長時間低迷,與在 煤炭黃金時期 大幅擴大產能有直接原因。各大地方國企,央企、私營企業等在幾年前紛紛擴大的產能建設,導致煤炭產量大增,加之國內外經濟形勢堪憂,這才導致我國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煤炭產業深度調整已基本到位,行業景氣度也不太可能出現驟降。同時,煤炭產業已迎來兼并重組的好時機,應加大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力度,充分運用資本運作做大做強。
煤炭企業要想走出經營困局,就應該把精力放在提高效率,做強企業上。在煤炭降價已經沒多大空間的情況下,提高產品質量才是拯救市場最根本做法,也是增加煤炭入洗量,降低煤炭產品入市數量,提高競爭力和保護環境的最好方略。煤炭企業還要在資本運作上有所突破。這是因為,在現有電力市場沒有市場化的情況下,當煤炭市場行情好時,電力企業艱難度日;當煤炭市場走入困境,電力企業盈利頗豐;這就迫切需要煤炭企業增加與電力企業的資本合作,參股或新建適合自己企業煤種的電廠勢在必行,如產業鏈建設成功,企業經營可以實現 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