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uby id="diaei"><option id="diaei"><menu id="diaei"></menu></option></ruby>

    <ins id="diaei"><option id="diaei"></option></ins>
    1. <tr id="diaei"></tr>
    2. 國土部:新國五條對市場抑制性影響有限

      中國房地產網2013-07-22

         新國五條"對市場的抑制性影響有限;住宅需求居高不下,房企拿地積極,拉動住宅地價明顯上漲。 昨日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發布的二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報告中,坦陳二季度地價上漲與政策影響有限密切相關。
        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地價總體水平為3226元/平方米,環比增速為1.62%,較上一季度增加了0.15個百分點,且已連續五個季度加速上升。其中,商服、住宅、工業地價分別為6044元/平方米、4799元/平方米和684元/平方米,分別環比上漲2.06%、1.25%和1.34%。
        中國指數研究院15日發布的報告也顯示,二季度百城住宅用地樓面均價同比持續大幅上漲,達到2008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同時溢價率大幅上行。其中,北京樓面均價、溢價率均為十大城市最高。
        談及二季度地價走高的原因,報告分析認為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
        首先,宏觀經濟復蘇弱于預期,但貨幣環境總體寬松,新型城鎮化規劃出臺預期強烈,市場對土地要素預期收益看高,在上述因素綜合作用下,地價呈現加速上漲態勢。同時,部分地方政府債務償債期限將至,土地出讓收益仍為地方償債的主要資金來源,也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土地市場回暖的態勢。
        其次,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導向未變,但 新國五條 對市場的抑制性影響有限;住宅需求居高不下,房企拿地積極,拉動住宅地價明顯上漲。
        中央對新政執行的不表態和城鎮化進程的懸而未決成為推漲樓市成交量的動力,從而推高地價。報告指出,二季度以來,中央未對各地 國五條 細則實施情況表態,加之新型城鎮化草案懸而未決,政策處于模糊空檔期,在 新國五條 落地力度低于預期的情況下,隨著調控政策效應遞減,樓市整體依然延續此前的高溫熱度,購房者、開發商對市場的判斷再次出現一致看漲,房屋交易市場回暖。
        再次,經濟結構調整下政策預期向好,多地明顯加大新興產業用地支持力度,加之成本因素的剛性提升,是工業地價漲幅擴張的重要原因。
        報告認為,上半年市場資金對樓市熱情不減,依靠房屋進行資產保值增值的偏好未改。房屋市場熱銷,刺激了房地產開發投資的需求,房企一方面受益于前期銷售業績較好,資金回籠速度加快,自有資金較為充足,另一方面得益于融資渠道的拓展,融資能力不斷提高,企業資金相對充裕。加上一些高價地成交釋放出向好信號,市場對樓市、地市普遍比較樂觀,房企拿地策略由 審慎 變為 積極 ,由此引發住宅地價漲幅較上一季度呈現明顯擴張態勢。
        對此,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向記者分析指出,2012年下半年以來,新房銷售市場良好,使得開發商資金充足,同時補充土地儲備需求增加;融資環境進一步好轉及 新國五條 政策執行力度小于預期,使得開發商看好后市;同時,主要城市集中供地,土地市場在2012年下半年逐漸回暖,2013年上半年回復至往年行情。在政策不會發生重大變化的前提下,預計2013年土地市場維持平穩增長態勢。
        有分析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國土部公布的報告是其設定的固定監測點,根據土地市場變化情況測算的土地評估價格,并非土地的實際成交價格。專家認為,今年二季度土地市場 地王 頻出,實際交易價格高于國土部評估的水平。(據證券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