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網-中國房地產報2013-09-05
■本報記者邱桂奇上海報道
房地產市場的起步源于擴大內需、宏觀調控、整頓金融體系等國家政策,內需從哪里來?過去的小農經濟社會,沒有什么內需可言,國民經濟發展不了,只有當城市化和農村城鎮化發展起來,才會極大地拉動消費,并促使就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產生變化,這是一個很偉大的開端。 中南建設董事長陳錦石認為。
中南建設董事長 陳錦石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聚焦于三、四線城市的中南建設,能借助三、四線城市的城市升級與城鎮化機遇快速成長。
新型城鎮化
現在大家提的城鎮化建設我認為應該和城市化分開,城鎮化是以鄉鎮為單位的小城鎮概念。我們公司在應對城鎮化業務時,主張差異化操作,會根據城市城鎮層級定位,打造不同的產品及配套。 陳錦石告訴記者。
陳錦石認為,城市化的水平應該是發展城市核心商圈,積聚商業、商務資源,實現經濟的城市化,促進新城、新鎮的發展。同時,必須結合農業現代化和工業現代化。
新興城鎮化是中南建設一直在探索的領域。以江蘇省海門市常樂鎮為例,這個鎮上的財政資源、財政收入很大一塊依賴中南建設。中南建設在整個常樂鎮做了一個產業布局,和當地政府合起來做了一個規劃,對原有的城鎮、農村進行全面的整改和再造,打造現代農業、工業園區、現代商業及高品質居住為一體的現代化的小城鎮。
我們讓農民上樓、讓農民集中,同時我們對原來的農業進行一些產業的升級,來打造采摘農業、觀光農業、現代高效能農業。 陳錦石說, 同時進行小城鎮的建設,我們引進旅游、文化元素,打造現代化的小城鎮,所以從規劃里面我們能看到這里面有一個工業園區,有現代的農業園區,有一個商業街區,還有居住區。 新型的農工商一體化、現代化的小城鎮建設,也是未來的方向。 陳錦石告訴記者,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在很多的三四線城市的市郊做了一些大盤,70%是周邊鄉鎮群眾來購買的,只有30%是市區居民購買的,也就是說我們開發項目本身就是城鎮化的進程,就是農民進城的見證,這都是有很精確的數據來衡量的。 中南建設之所以能做,主要是因為全產業鏈的模式。中南建設能夠支撐從一級開發到建筑,到地鐵、交通路網、工民建、安裝、裝飾等,再到后期的酒店和商業的運營,能夠為當地政府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和系統的投入方案。
擇機進入二線城市
城市化和農村城鎮化進程一旦啟動,其力度和進度都很驚人,強大的內需形成了驚人的磁吸效應。但如果盲目投入也會帶來負面效應,城鎮化建設必須有產業的導入和市場的引擎去推動。 陳錦石告訴記者。
陳錦石算了一筆賬:依照每年1000多萬的新增城鎮人口,每年增加消費需求1000多億元,投資需求4萬億~5萬億元估算,城鎮化將在未來十年拉動40萬億元以上的投資。而城鎮人口的迅速增加、老城區發展的巨大局限將極大地推動新城新區、新興城鎮的建設,未來尤其是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以及具有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的中小城市、城鎮將是發展的重點。
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當然很多地方我們也都看到了,包括我們自己做的,在南通、鹽城等二三線城市,我們在南通做了一個CBD,購物中心全年人次超過1000萬。 陳錦石說。
城鎮化的前提是工業化,工業化能為人的城市化提供最堅實的基礎。陳錦石認為,在具有產業支撐、發展前景看好的地段打造以集工、商、住為一體的產業型新城必然成為未來新型城鎮化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模式。
我們認為未來的新型城市化要考慮到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相應的需求來進行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我們覺得這個方向有著足夠的動力。 陳錦石說。
中南建設未來發展方向也仍然會聚焦現有城市,并有選擇性地向二線城市擴張。 陳錦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