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uby id="diaei"><option id="diaei"><menu id="diaei"></menu></option></ruby>

    <ins id="diaei"><option id="diaei"></option></ins>
    1. <tr id="diaei"></tr>
    2. 艾瑞咨詢:中國電子商務進入“開放”新紀元

      艾瑞咨詢分析師 鄭麗英2013-09-23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十余年,已經歷萌芽期(2001-2003年)、發展早期(2004-2006年)、高速成長期(2007-2012年)?;厥字袊娮由虅帐袌霭l展,最初C2C集市幾乎是電商的代名詞;2011年,垂直類B2C發展至鼎盛時期,凡客、麥包包、好樂買等垂直B2C在各自領域綻放光彩;到2012年,各大電商加速平臺化發展,垂直類B2C逐步被開放平臺取代,而且中國電子商務市場集中度日益加劇。
        核心電商爭相開放,各平臺各具優勢
        早在2009年,就有自營B2C陸續開放平臺,招商擴充品類。2012年以后,各平臺開放的速度和程度均有明顯提升。2013年7月29日,京東舉辦開放平臺招商大會,9月出臺平臺細則,并宣稱到2016年平臺業務將占到總體業務的一半。繼京東POP大會之后,蘇寧云商也加緊平臺戰略動作?!?013年9月12日,蘇寧云商開展 開放平臺戰略通報暨聯盟大會 ,招募服裝、鞋帽、圖書、化妝品等全品類合作伙伴。
        艾瑞咨詢比較天貓、京東、蘇寧三家核心開放平臺發現:
        第一,從開放程度上來看,天貓無自營類目,平臺面向全品類開放。而京東和蘇寧易購均有自營的品類,如3C、家電等,兩大平臺需首先保護各自的優勢品類,避免左右手互搏。所以京東、蘇寧均屬于 有保留的開放 。
        第二,從平臺服務上來看,京東、蘇寧具有先天的倉儲、物流方面的優勢,后續可以為商戶提供一站式物流配送解決方案,加大商戶對平臺的粘性。然而,天貓的天生短板正是倉儲物流。相比于其他同類平臺推出的 一日三送 、 限時達 ,甚至是 定制式快遞服務 ,天貓的物流服務水平確實難以滿足當前消費者的需求?;蛟S待 菜鳥網絡 、阿里系生態圈打造完成,物流問題會迎刃而解。
        第三,在支付工具方面,天貓的自有支付工具支付寶推出時間較早,且用戶粘性和口碑均較好。2011年5月京東封殺支付寶,2012年12月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網銀在線,2013年8月解除與財付通的合作。種種動作表明,京東正在全力為自有支付工具鋪路,據悉其最快將于年底推出。2012年7月,蘇寧易付寶取得支付牌照。從近一年的發展來看,雖然蘇寧全面推廣易付寶,但用戶規模和用戶粘性方面均有較長的路要走??偟膩碚f,在自有支付工具方面,京東和蘇寧落后于天貓。
        第四,服務承諾方面,三家平臺略有差異。在銷售前和銷售中,天貓、京東均只擔當監管角色,蘇寧向消費者提供商品質量承諾。在售后方面,三家平臺均由商戶直接提供售后服務,一般情況下,平臺自身并不直接參與其中。艾瑞咨詢認為,雖然蘇寧宣稱平臺將對所有商品進行承諾,但實際上卻無法完全掌控除自營以外品類的售后服務。所以在售后服務方面來講,蘇寧3.0平臺與天貓、京東并無二致。
        第五,從盈利模式層面,天貓主要收取廣告費、交易傭金、技術服務費等。京東憑借強大的倉儲物流網絡,可賺取物流服務費。與天貓、京東不同,此次蘇寧3.0平臺將全面免除年費、技術服務費和百貨、日用、圖書等品類的交易傭金。艾瑞咨詢認為,此次蘇寧大范圍免費策略是平臺開放初期為吸引商家入駐,擴充品類的權宜之計。三年后,待平臺品類日漸豐盈且商家對平臺的粘性提升時,蘇寧或將通過進一步完善服務制度或提供增值服務實現平臺的增收。
      總之,艾瑞咨詢認為,天貓全品類開放,打造生態商圈,相當于線上版的 商業地產 ;京東、蘇寧自營與平臺并舉,并逐漸傾向平臺發展,兩種模式在現階段各具優勢。

       

      開放平臺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B2C平臺開放引入更多的品類不但能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體驗的需求,也可以降低采銷風險,節約成本,提高規模,改善利潤……總之,B2C做開放平臺益處良多。同時,開放平臺也存在一些挑戰和風險,運營商需謹慎面對。
        第一,開放平臺進入門檻高。運營初期,平臺需花費大量的時間與財力打造平臺品牌。既要在招商政策上具有競爭力,又要兼顧平臺利益,同時要加強供應鏈管理與平臺服務質量,保證用戶粘性。凡此種種,平臺影響力非短時間內能夠建立。但是,一旦平臺品牌打造成功,其在市場規模和發展速度方面都將呈現較強的優勢。
        第二,開放平臺需規避商品同質化風險,平臺生態系統應趨向多元化發展。商品過度重復會導致用戶選擇時間成本、甚至交易風險上升,從而影響用戶體驗和平臺轉化率。艾瑞咨詢認為,開放平臺應保證商家準入標準,規范、引導商家發展。初期可以進行優質商家的數量控制,品牌商、品牌授權商為最優,待生態系統相對成熟,則可放寬相應限制,鼓勵創新。這樣,既能滿足用戶 貨比三家 的心理需求,又能為用戶提供最優的產品。
        第三,開放平臺對商品質量把控能力較弱。相對于自營模式,開放平臺較難實時把控商品質量,如商家出現商品質量、信譽問題,負面影響會波及平臺的發展。電商平臺應盡可能的通過商家甄選、產品抽檢等方式提高商家侵權門檻、規避風險,同時通過有效的平臺信用信任機制,引導商家進行長期可持續的經營和發展。
        總之,開放平臺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而平臺的發展和演變必將對未來中國網購乃至零售市場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