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uby id="diaei"><option id="diaei"><menu id="diaei"></menu></option></ruby>

    <ins id="diaei"><option id="diaei"></option></ins>
    1. <tr id="diaei"></tr>
    2. 12部委聯手推出規劃整治物流園亂象

      中國房地產網-中國房地產報2013-12-05

        ■本報記者 李宛霖 北京報道
        近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獲悉,有調研組在全國物流園區名錄中,匯集各種信息來源形成了1204個物流園區初步名單,但其中有450個物流園區多次核實查無實處,很多園區僅僅是提出了概念,現實中并不存在。物流園的亂象引起了國家的重視。
        日前,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12部委聯合發布了《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首次以國家層面出臺的物流園區規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物流園 重聚集、輕服務 、盲目跟風和違規圈地等問題凸顯,《規劃》的出臺,將對物流園區的開發建設和運營,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和推動作用。
        物流園六成空置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中國物流學會聯合推出的《第三次全國物流園區(基地)調查報告》,截至2012年我國共有各類物流園區754家。對比2006年的207家,增長264%;與2008年的475家相比,增長58.7%,6年來增長264%。
        物流園扎堆的現象非常普遍。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60%的物流園存在空置現象。在對《規劃》的解讀中,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提到,《規劃》出臺的首要背景為建設發展有待規范,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部分地方脫離實際需求,盲目建設物流園區,片面追求占地面積和投資規模。
         國家出臺《規劃》,是有一定的背景原因的。 建設部原副部長、原國家土地局局長鄒玉川說,過剩和圈地問題,迫切需要進行治理。
        假借 物流 之名圈地
        
      除了物流園空置率高,借物流園圈地也是一大問題。在發改委的解讀中這樣寫到:一些市場和物流企業以物流園區的名義圈占土地,行 物流園區 之名,搞 商業地產 之實,與物流園區的發展宗旨背道而馳。
        實際上,按照規定物流園是可以建設少量商業地產作為配套的,但是比例規定限定在7%。由于物流園區往往地處偏僻的郊區,配套設施往往不能滿足日?;拘枨?,例如司機食宿、企業辦公等問題。因此,在實際開發過程中,物流園區的配套設施建設往往超過這一標準,管理部門也只是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
        一位在北京從事園區建設的開發商告訴記者,在廣州就有這樣的項目。在廣州國際空港物理園中,商業地產面積就遠超過物流園的面積。其中,包括辦公樓、住宅、公寓、酒店等業態的所謂配套設施已經喧賓奪主,總建筑面積達124萬平方米,而物流園總建筑面積只有101萬平方米。這種變相圈錢的做法顯而易見。
         未來陸續會有政策出臺。 住建部相關官員表示,《規劃》只是給出大概的方向,更多具體的政策未來會結合實際制定出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