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2013-12-17
中新網12月17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上周(12月10日至13日)舉行。作為判斷下一年經濟政策的風向標,本次會議在房地產方面未提調控,有的卻是 探索適合國情、符合發展階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會議不談調控是是一種進步,未來將逐漸形成保障房和商品房 雙軌制 。
據悉,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同時也是每年級別最高的經濟工作會議。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并未提及房地產調控。
而在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少有的未提 房地產調控 。不過,在中房協副會長朱中一看來,不談調控是一種進步。 解決住房問題的關鍵在于做頂層設計,通過土地、財稅等方面的改革去解決商品房過熱的問題。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撰文稱,三中全會已明確提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將會顯著提高。既然要更多的發揮市場 無形之手 的作用,也即意味著要減少政策 有形之手 的干預。這兩只手的力量,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在這一背景下,未來減少對于房地產市場調控,是符合邏輯的。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雖未提及房地產調控,但卻要求 探索適合國情、符合發展階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做好棚戶區改造。特大城市要注重調整供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容積率。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中央政治局會議中要求 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 ,體現了新一屆政府對房地產調控的雙軌思路,即 保障房歸政府,商品房歸市場 。這也意味著房地產調控和思路轉變,即由解決 房價上漲過快 的具體問題,轉變為 住房供應體系建設 的系統問題,進而把房地產業融入與整個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的體系之中,以求在改革發展中厘清政企職能,還房地產業以本來面貌。
但是,據《廣州日報》報道,也有業內人士擔憂,在保障房和商品房雙軌制發展之后,將使得商品房的價格面臨進一步上漲壓力。
方正證券分析認為, 明年調控手段可能會進一步市場化,房產稅的推開也是大概率事件,但一線城市的行政性調控短期還難以放開。長期來看,房地產市場將會是一方面加大政府性住房供應,另一方面商品房的調控手段將逐步趨于市場化。 (中新網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