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2014-12-12
商業地產面對互聯網電商沖擊如何應對?當前房地產市場銷售低迷情況何時轉好?未來成都的商業地產市場還有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昨日揭曉。
昨日,由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聯盟發起、華西都市報主辦的 2014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 在成都舉行,原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作為重量級嘉賓進行了主題演講,這也是他宣布退休以后首次公開演講。
任志強: 商業地產要學互聯網 懶 思維
昨日的活動現場,任志強作為重量級嘉賓進行了主題演講,對于商業地產市場的發展潛力,他有著樂觀的觀點。 在未來的城市化發展中,不向大城市集中幾乎是不可能的, 任志強認為,中國正處于高速城鎮化發展階段,當前中國城鎮化率超過了50%,預計2025年將超過70%,中國千萬級人口以上的城市將由6個發展到15個以上,人口的高度集中,決定了未來商業發展的市場潛力非常大。
目前,商業地產市場發展面臨一個新問題,就是電商帶來的沖擊。 馬云就是典型的想做一個‘懶人’,懶人就是懶得到商場去,所以成立了一個淘寶網,讓人們變懶,坐在家里面敲手指頭,我把東西給你送上門。 任志強解釋說,這個 懶 是指在消費形勢和方式上的懶,互聯網是把人變得越來越懶,商業要想突圍,就要想辦法如何讓商業為民服務的過程當中,讓人越懶越好,比如現在商業中心把各種品牌集中,滿足所有人的消費習慣,這也是一種好的商業模式。因此,如果商業地產都把互聯網的思維學習到了,從為消費者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也許商業地產就獲得更多的機會。
碰觀點: 未來電商和實體商業將從競爭變合作
商業地產的危機來自于互聯網,機遇也來自于互聯網,互聯網電商和體驗式商業是博弈還是突圍?在昨日的論壇現場,眾多嘉賓針對這一話題進行了激烈的觀點交鋒。
電商再強大也要到線下來理發。 成都環球購物中心總經理朱志軍說,電商對零售商業有一些沖擊,但兩者之間的關系將從競爭階段最后發展為合作的階段,這兩種商業模式都有各自的優勢,最終合作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方便的消費模式。成都大悅城總經理田維龍也認為,電商和體驗式商業這兩者之間不存在博弈和突圍,應該是借勢和合作的關系。
同時,當前商業地產發展的過熱,商業的供應量過于飽和,這也讓很多人對商業地產的未來充滿了擔憂。歐尚超市中國發展總監喬匯君說,當前很多商業的經營模式、觀念都跟不上時代,不能像電商那樣更好更快地把握住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所以傳統商業在和電商博弈中,應該轉變觀念,從自身上來尋找未來的突破點。電商和實體商業只不過經營模式、渠道有所區別而已,現在線上都在做線下,線下的也紛紛發表網上的平臺,他預計今后兩種商業會相互的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