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協新聞網 湘聲報2019-01-28
湖南省政協新聞網原文鏈接:80后創二代劉筱泉:打造中國首個建材家居產業小鎮 - 湘聲報社 http://www.xiangshengbao.com/nd.jsp?id=5621#skeyword=%E5%88%98%E7%AD%B1%E6%B3%89&_np=0_35
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新興產業集群的壯大。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新老人才的接力。
從長沙汽車北站驅車20分鐘,進入位于望城區丁字鎮的湖南灣田集團旗艦項目——灣田國際,園區各業態市場群規劃有序,一座營業面積2000畝、5000余商戶入駐的現代化商貿物流園已經悄然崛起。
省政協委員、湖南灣田集團總裁劉筱泉,是一位80后女企業家,她接過父輩的創業棒,在全新的專業領域奮力勃發,砥礪前行,乘風破浪,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商界明星。
職業化專業化 創新公益與黨建建設
“不管你是講德(常德)語,還是講粵(岳)語,請說普通話”……走進湖南灣田集團,電梯里這樣一些活潑的小標語十分引人注目。
而來到辦公區域又有另一番成熟穩健的景象——擺滿各種牌匾的企業榮譽墻,寫著“同道同行,同行同享”等企業價值觀的文化墻,插著紅色黨旗國旗的黨建辦公室……
作為“創二代”的劉筱泉一直強調傳承與發揚。在澳州碩士畢業的她,繼承父輩“激情、責任、誠信、感恩”的企業文化內核的同時,用時尚、開放的方式去解讀、傳播,努力做到堅守傳統、穩健創新。
“父輩的管理風格比較大氣、穩重,而我更強調專業化、職業化。公司大的戰略方針、決策,會用老一輩豐富的經驗予以指導,但我對公司管理會盡量授權,依靠職業經理人推動企業向前發展。”劉筱泉干練溫婉,談吐優雅。
隨著企業的發展,用公益承擔社會責任顯得尤為重要。劉筱泉打破父輩企業家傳統的捐錢捐物的模式,創新運用平臺化的思維做公益,帶領企業參與到社會精準扶貧的大公益格局中。
2017年6月,劉筱泉發起成立“灣田·愛心家基金會”,搭建由基金主導、各項目公司、員工參與并吸納社會人士參與的灣田公益大平臺?;饘葹槠髽I困難員工幫扶援助,對外展開社會扶貧和扶危濟困。成立一年多以來,共扶助企業困難員工和園區商戶近百人,參與精準扶貧、抗洪救災等公益善行10余次,累計捐資近800萬元。
“用企業管理的方式管理慈善基金,才能形成長效機制。”劉筱泉說。據了解,2003年至今,灣田集團已累計捐贈超過9000萬元公益善款,劉筱泉也因此榮獲了“湖南省2017百名最美扶貧人物”“扶貧濟困善德名揚獎”等公益殊榮。
此外,劉筱泉還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工作的有益路徑。2018年7月19日,灣田商貿物流園黨群服務中心正式對外開放。中心結合園區黨員、群眾需求,打造面積2000余平方米,包括“智慧黨建”信息化平臺、灣田雷鋒小屋、園區黨校等在內的多元化開放型黨建服務陣地。
黨建,已成為灣田商貿物流園運營轉型的紅色引擎。通過黨建,灣田整合了政府、社會、企業的各類資源,凝聚了市場先進生產力和優秀人才。
愚公移山 灣田小鎮戰略牽引未來發展
從小到大,劉筱泉走得順風順水。讀書時學業優秀,如今,她擁有幸福的家庭,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在眾人眼中,她是讓人羨慕的“白富美”。
曾經的她只想在公司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小會計。但家族的使命,讓她選擇了一條最難的路,從2009年進入灣田成為基層員工,到如今已近10年,一步步的摸爬滾打,她逐漸磨練成一名成熟睿智的女企業家。
“即使背靠云貴民營煤業龍頭的灣田集團,一路走來,湖南灣田其實也做得非常艱難,畢竟,從煤炭產業進入地產行業,無論是傳統的商品住宅,還是縣域城市綜合體,亦或以建材家居、現代商貿物流為主打的新型專業市場,對地產小白來說都是挑戰。”談及湖南灣田的創業和成長歷程,劉筱泉坦言。
創業以來,整個湖南灣田集團承擔著資金長線投資的壓力、團隊培養和穩定的壓力。以灣田國際為例,當下,建材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過程。行業需要變革,建材商要轉型,怎樣通過平臺創新去適應商戶的發展,壓力也不小。“父輩決心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做好灣田國際,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活動、運營去旺場,才能贏得生機。”劉筱泉感慨,“因為執著,灣田國際生存下來了,我們做得最對的事,就是讓商戶與灣田一條心。”
面對挑戰,劉筱泉率領企業迎難而上,團隊慢慢有了清晰的發展思路。劉筱泉介紹,灣田國際的建設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建材批發總源頭、中部建材家具五金品牌區域集散中心、中國首個建材家居產業小鎮。未來的灣田小鎮,宜居、宜業、宜購,能滿足各種需求。
為了完成第一階段目標,灣田國際打拼了7年,“只有進入第三個階段后,項目才算落地和成型。”創業過程中,劉筱泉與團隊也曾受到很多質疑。“灣田國際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項目,它承載著灣田人對事業的追求、對社會責任的兌現。”劉筱泉堅持著這一份初心。
“灣田國際的歷程,只是湖南灣田成長之路的一個側面。”現在,湖南灣田憑借長沙灣田國際、新邵灣田廣場、湘潭灣田·九華湖壹號、婁底灣田·和悅家園、灣田家園等項目的建設,成為了《商貿物流園區建設與運營服務規范》國家標準制定者、湖南省縣域城市綜合體標桿企業、湖南地產品牌前十強。灣田國際還是湖南省“十二五”規劃重點商貿物流項目,長沙市2015-2020年要重點建成的十大專業市場群和特色商圈。
“云貴灣田煤業板塊,需要靜候綜采完工全產能運轉,湖南灣田地產板塊,產業地產需要完成供應鏈戰略牽引,住宅地產需要聚焦產品力提升整體經營。”思考企業未來的戰略時,當下的穩健發展,給了劉筱泉信心和方向。
積極履職 關注民營經濟發展與精準扶貧
從2012年起,劉筱泉開始擔任望城區人大代表;2016年又被推選為長沙市人大代表;2018年初,劉筱泉擔任省政協委員。從人大代表到政協委員,她始終關注民生,積極履職。
關于調整長沙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線規劃站點設置的建議,將極大的方便丁字灣街道周邊近10萬人群的交通出行;關于用供應鏈思維整合提升望城河東商貿物流產業的建議,體現了一名企業家從大視野、大格局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升區域競爭力的創新思維。
2018年省兩會期間,她提出了“運用社會化手段,緩解女性就業內在矛盾長效填補就業市場的性別鴻溝”的建議,獲得了社會廣泛關注。
“今年兩會上,我想從推動湖南民營經濟發展、如何創新方式、更積極的參與精準扶貧兩個方面進行建言獻策。”劉筱泉介紹。
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大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營造好的營商環境。劉筱泉對此深受鼓舞,她認為湖南本土真正能走向全國的企業還不多,希望湖南相關部門可以給予本土企業更多成長空間的引導、關注。“灣田是扎根在湖南本土的企業,我們祖祖輩輩都在湖南,在家鄉有堅定不移的發展動力。”劉筱泉充滿感情地說。
讓更多的社會慈善人士和愛心企業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進行精準扶貧是劉筱泉一直努力的方向。
2018年,劉筱泉倡導灣田木業、陶瓷、家具等商戶,將庫存合格產品,打造成一個愛心建材包,捐贈給那些需要進行危房改造的貧困戶。“這樣一是能將閑散資源再利用,二是幫助到了需要幫助的人,通過活動,激發了大家內心愛的善念。”
2019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年,對企業來說,也責無旁貸。“政府可以從多方面考慮資源集結,將一些閑散的資源進行整合,讓扶貧更精準。”劉筱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