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歸鄉,偶爾歸鄉最想看的便是村外那條小河。
河本不是河,只能說是小溪,因為窄處可一躍而過,寬處淌水也不過幾步之遙。所以叫河,是山旮旯里沒見過河,不知河有多大。
小河是從一處景致極佳的小石林腳下擠出來的。穿過一條田垅來到村門前。在這條小河源頭的頭上,有逼真逼真的駱駝峰,有實實在在的一線天,有光滑光滑的丹崖石壁,還有石公雞,石狼狗,石天柱,石筍……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這里又沿崖筑壩,修建了一座小型水庫,一池碧水,掩映著奇峰怪石,給這里又添了幾分清幽。這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仙人橋。因為一線天上有一塊突兀的石連接兩岸而得名。據說,屬地冷水江市曾規劃把此地辟為農民公園。還有幾家電視臺也在這里拍過武打片的部分外景。
小河的水是從石壁下的陰河里冒出來的,清瑩透澈,甘甜芳香。因此,魚、蝦、螃蟹等水生動物就找到了棲息的好去處。小時候我最喜歡到河里撈蝦、抓魚、捉螃蟹。每到春末夏初時節,那白線子魚,從稻田里逃出的小鯉魚,成群結隊,箭一般一溜溜到東,一溜溜到西,逗得人心酥酥的,手癢癢的。待你掂起腳尖撲上去,魚兒立即作鳥獸散,瞬間無影無蹤。氣得你大聲叫罵。好在螃蟹是笨蛋,河水清清,翻開石頭無論如何也逃不過你的眼睛,即使鉆進洞也能把它抓出來。還有河兩邊的茵茵草叢中,潛伏著許多許多的蝦米,膽大的也肆無忌憚地跑到清清河水中來游蕩,你站在河水中,它還會鉆到你腳下來嬉戲撓癢。你只要拿只菠箕或特制的竹撈篩往水中一撲,再用腳對著口子撓兩撓,提起來鮮蹦亂跳的蝦米就令你眼花繚亂。
村子斜對面的河段,攔腰筑了一座水壩,河水到此就平緩了。水靜靜的,清清的,水面雖不寬,可的確是細伢子們神往的地方。每逢盛夏酷暑,烈日當空或暮色蒼茫,一群群光屁股細伢子便撲通撲通蹬開那狗刨式。蹬夠了再走到淺水處打水仗,水花四射,叫聲嚎嚎,其樂陶陶。
也有樂極生悲。正玩得忘乎所以,忽誰家爺爺奶奶,爹爹媽媽提著竹梢筋悄悄來到河堤上,一聲吼,嚇得大伙吐舌翻白眼,趕緊爬上河堤,急急套上小褲衩兒,一溜煙無蹤無跡??傻搅送砩?,還是免不了那頓竹梢筋的鞭抽。我是怕打的,故至今仍是個旱鴨子,不過也不知在河堤上流過多少口水。
今年春節,再次返鄉。沿著小河倘徉,眼前情景令我大吃一驚:
源頭,雖然已是洋樓林立,可那千奇百怪的奇峰秀石,有的已蕩然無存,有的已去頭截尾,斑痕累累,百孔千瘡……
水庫已黑底朝天,清清的河水已被小煤窯排出的黑水所代替,魚蝦絕了蹤跡。小河兩岸,幾座垃圾山靜靜地伏在河沿,其基腳不知被哪次大水已掏空。那令人神往的水壩,已被污泥填滿。沿河死豬、死雞、死老鼠隨處可見。
我真不敢相信,這就是兒時留下多少歡樂的小河!
我突然地想起—本教科書中的呼吁:地球只有一個,人類唯一的家。地球孕育一切,生態卻在變化。地球為什么百孔千瘡,原來是人類自身的糟蹋。為了生存和發展,為了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眼中流淚,心里滴血!
故鄉門前的河流啊何日再見你的芳影?
(作者:柯世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