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灣田集團 雷光金/文2013-06-19
早在2011年就聽人說起,在離我們灣田雙峰公司不遠的的九峰山上有幾顆生長了約900年的古銀杏樹。這些樹是雙峰縣境內生長年齡最大的古樹,心中一直記掛著,總神往去一睹芳容。相見的緣份終于到了,2012年的12月份的一個星期天。上午約10點多鐘,我接到夫人的電話:她和幾個喜愛戶外出走的朋友已到了水府廟,不久就會來到雙峰,要我帶她們一處爬山游玩。就此,我確定去瞻仰九峰山上的古銀杏樹,也好了卻我一樁夙愿。
九峰山大約在雙峰縣石牛鄉與荷葉鎮之間,位于雙峰縣城永豐鎮東南方向,從蔡和森廣場轉南經電力局上XK09縣道,沿途為路況良好的砼路面。車行5公里左右四周的高山闖入眼簾。穿行于狹隘的山腳之道,近處是生長茂盛的灌木和草叢,遠處則是松林或杉木裹夾在灌木叢中,一股植物散發出的生氣以及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養眼的綠色和富氧的空氣使人心曠神怡。我曾經是大山的兒子,鉆山入林是我們小時候的生活,這種感覺久違而親切。路經一個叫天津村的村寨,我想是否真有古時的天津人遷來此地定居群聚呢?顧名思義而已。過了此地不遠則要向右上山行走了,一路盤山蜿蜒,上升高度海拔200多米,到達目的地的整個行程約20公里。
來到目的地,四棵挺拔的古樹映入眼簾,讓我對它們肅然起敬——人大多對年代久遠的高大古樹存在一種神秘而敬重的心情,它經歷的遠古歲月滋生了自身的超然與卓越,所謂古靈精怪,樹枝上人們結起的紅綢帶就是美好情感寄托的表現。據查,這四棵樹為唐代僧人在建定惠庵時所種,歷時約900年,樹的胸圍約4.5米高約27米,三棵銀杏和一棵皂角分成兩組排列,現已被石攔圍護。其中兩棵銀杏結成的連理枝成為人所歌頌的寄托堅貞愛情的象征,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著名的《長恨歌》就有 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的頌揚。連理枝我是第一次親眼所見,不禁殊有感慨,頓時有種空靈凈化意境襲來。比肩而立,枝節纏綿,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忠貞不渝,我與夫人拍了張合影以作為我們的情感見證,與朋友們拍張合影以作為我們的友誼見證。
這個季節已是隆冬,枝頭樹葉已是繁華落盡,地上鋪就了一層厚厚的金黃褥墊,已過了欣賞的最佳時節。樹的落葉也是它適應自然季節變換來維持自身生存進化的體現,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風景也許更能呈現生命的多姿多彩,當它枝繁葉茂、當它碩果累累,我再來光顧時,也許又是另外一種心境吧,我的心中已滋生出后續的期待和掛念。
古樹對面頗具規模的九峰山莊,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修建的休閑場所,可供游人食宿玩樂,所依托的應該也就是這四株古樹的欣賞價值吧,據說當年還熱鬧了一陣子,旁邊甚至還立有當年雙峰縣文化名人的題詞銘碑??赡苁堑胤狡Ы煌ú槐?,或是沒有更多具有開發價值的景點來滿足大眾的需求,現在已是門前冷落鞍馬稀了。晚飯后已是黑夜籠罩,驅車15公里夜宿曾國藩故居荷葉鎮不提。
九峰山連理的古銀杏給我以深深的感觸、感動,我的愛人,我的親人,我真誠的朋友,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瞻仰九峰山上古銀杏樹補記
附詩一首《依戀》。
無須去記起
我們什么時候血肉相連
從此沒有了寂寞孤單
就這樣緊緊相伴息息相通
把根深切的扎入大地
把頭高昂的伸向蒼茫
讓泥土雨露陽光
以及綿綿的塵緣
哺育我們一同壯大成長
也無須去想
永遠有多遠
千萬年的雨雪風霜
我們一同呼吸一起守望
笑看日月輪回風云變幻
積聚的年輪
要見證那地老天荒
這由近及遠綿延不斷的山巒
在述說我們永恒不變的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