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灣田集團報》2013-03-27
兩年前,我還在大學的校園,如今來到了灣田。學生時代的衣食無憂再到工作時代的自食其力,這種轉變帶來的差別讓人很長一段時間里不能適應。
過往的生活是一陣風,哪怕吹得山搖地動,過去了,就回不來了。歲月流逝,兩年過去了。當我站在時間之外進行眺望,我慶幸自己是身在灣田這個溫馨的家園里經受歷練,最初那種初出校園時的愣頭青模樣開始漸漸褪去,生存與生活的關系也在灣田這方家園里得到了交融。
身在灣田物流,終日穿梭于辦公室與業務單位之間,沒太多的時間和閑心來思索這些年的歷程。如今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的心境正如詩中所云: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追憶時方才猛然察覺,走過的地方,盡是故鄉。灣田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我心中的故鄉,心靈這艘小船停泊、??康牡胤?。
已故作家史鐵生在《記憶與印象》中寫到, 人的故鄉,并不止于一塊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種遼闊無比的心情,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心情一經喚起,就是你已經回到了故鄉。 身在灣田,灣田已經并不單是自己工作的地方,而是一處故鄉的心情。這份心情一直都在,卻并不常常呈現。它在身受公司惠澤,心倍感暖意時會浮現;在劉祖長董事長西行開發,又折轉來到三湘四水創建湖南灣田集團,那種魄力,那份關懷,會時時呈現在我們心里。在灣田文化周 一路同行,感謝有你 的溫馨主題面前,這樣一種回歸故鄉的深情,會時不時浮現在每一個灣田人的心里。這就好似回歸自己土生土長的故鄉,吃著家中母親親手做的可口的飯菜一樣,讓人覺得親切和溫馨。
站在時間之外,我望見了深受灣田恩澤的自己,那是只有故鄉,只有母親才能給予自己的無私奉獻。我從湖南灣田集團2010團隊的行知拓展營中走了過來,那里有著真正熔煉了團隊精神,聚焦了灣田精神的巨大力量,在那兩天的摸爬滾打訓練中,我突然很真切的意識到,空談 團結 是無用的,只有真切地將這種團結精神落實到具體工作和生活中去,方能更好地領受灣田故鄉的期望,并更好地予以回報。我從征文比賽、演講比賽中走過來了,一次又一次,灣田故鄉以母親般的情懷,無私地向我送來了生活的養料和活力,讓我遠離校園的心,依舊深深領受著青春的風采。前些天,灣田集團組織了首屆通訊員培訓班,這是灣田人企業文化建設和傳播、交流工作中不斷攀登跋涉的又一次明證。而類似的通訊員培訓活動在全國各地企業文化的建設中是罕有的。一個企業如此注重企業文化的培養,以及文化傳播隊伍的建設,其內在的文化內核與實質可見一斑。而這一切,倘若沒有母親般的情懷,沒有故土般的情愫,又怎能輕易賜予,我們又怎能輕易領受呢?
站在時間之外,以一種故鄉的心情來深深領受灣田的情誼,除了充滿深情的一句 一路同行,感謝有你 ,我們還能言說什么呢?大愛無言,大音希聲。在時間之外進行眺望,我們仿佛看見了一塊塊正在發光發熱的煤,在致力燃燒著自己,照亮著家鄉人;看見了灣田集團從最初的煤炭開采,到原煤加工,再到有色金屬制造、房地產開放、新材料研發生產、物流、資本運營等產業行業的無限擴張;仿佛看見了一個個灣田人在實現 打造百年灣田 的愿景途中所灑下的汗水和付出的不懈努力……
站在時間之外眺望,我望見了一路同行的灣田,和不離不棄的你,你們……
(作者:鄒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