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灣田集團報》2013-03-27
理論聯系實際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而這也恰恰是毛澤東育人思想的精髓。毛澤東強調學理論、學知識本身不是目的,關鍵是要從實際出發,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毛澤東的實踐育人模式貫穿著中國革命的整個進程,而且隨著社會變革的不斷深入,軍民培訓的方式方法也在與時俱進地創新和完善。大革命時期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井岡山時期辦紅軍教導隊,瑞金時期創辦紅軍學校,延安時期創辦抗大,如此結合實際形勢需要而通過不同途徑開展培訓工作,實在值得當下的我輩深思與學習。
一、培訓聯系實際、培訓結合需求,讓培訓扶深入到被培訓者內心深處。
毛澤東在抗大講課時注意聯系國內外實際形勢,注意聯系學員實際情況,每次講課前都會請來學員、干部了解情況。每次講課間歇,跟學員談話,了解學員來延安之前地的情況,征詢大家對講課的意見。所以,毛澤東從不長篇大論講馬列理論,而是根據實際斗爭需要篩選教學內容,學員缺什么就培訓什么,實際工作最需要什么就教什么。所以許多學員聽了毛澤東的課后深有感觸: 毛主席的課講到我們心窩里去了。
我們當下處在戰略初步梳理階段,從戰略到制度,從流程到執行,從理念到方法,都存在很多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結合實際工作需要,理清工作重心,分清工作輕重緩急,有序推進方案、流程等的培訓與實施,切實推進企業管理的真正提升。
二、因材施教,推行針對性的、實用性的培訓體系。
延安時期,針對文化程度較低、接受能力較差的工農干部,首先要安排文化補習,教學中強調少講多做,先講必要的前提,然后才來發問,把大問題分成若干小問題,每個問題中有著一定的聯系,使聽課者能從問題的各個側面逐步了解問題的全部;對知識青年,則以問答式教學為主,組織學員自學和討論,充分發揮其善于思考的特長;對于有豐富經驗的高中級領導干部,則強調以自學為主,學習與研究相結合,利用難得的學習機會,組織來自全軍各部隊的領導干部相互交流,認真總結帶兵、作戰經驗,不斷充實教學內容。
企業革新需要讓全體員工都能積極參與進來,這就需要我們使不同工作背景、不同知識背景、不同文化理念的人都能夠統一到一個中心思想上來,積極投入到管理提升項目中來。所以,因材施教地推進理念培訓和工作流程培訓也就尤為重要。
三、教學方法講求突出重點,避繁就簡。
抗大教學方法講究畫龍點睛,講清基本原理和核心觀點即可,不搞繁瑣哲學和反復論證??勾髮W制最長十個月,短的不到半年,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培養出大量軍政兼優的指揮干部,不得不講究少而精的教學思路。
湖南灣田集團管理提升方案即將實施,在不影響現有項目工作推進的前提下,必須講究精煉實效的培訓方案,促進管理提升理念與行動的統一,并最終推進所有方案的貫徹執行。
四、建立系統的培訓研發機制,將實際工作中經典案例與關鍵知識及時共享。
抗大專門成立軍事研究室,及時搜集和整理部隊最新的戰例、戰法,并總結成新教材??勾筮€組織教員輪流下部隊代職,體驗部隊生活,參加一線戰斗指揮,直接為提高部隊戰斗力服務,同時將最新實戰研究成果帶回課堂。
所以,要在今后工作過程中逐漸強化培訓開發崗位職能,配合各專業部門共同梳理工作中的經典事件、案例、經驗和教訓等,并及時作為培訓課程與員工分享。
五、因地制宜,與時俱進,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培訓思路。
毛澤東親手打造的抗大教學模式是對中國傳統教育方法的超越。毛澤東實踐育人的精髓就是一個 活 字,既要活學,又要活用。比如抗大剛成立時,軍事課講的主要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戰例戰法;隨著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戰爭環境和作戰對象都發生變化,作戰形式也有很大發展,出現了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破襲戰、平原游擊戰等新的戰法。
隨著管理提升項目逐步深入,工作重心將不斷轉變,對團隊的培養重心必然要隨著工作需要而不斷調整。培訓工作是動態的,必須圍繞經營為中心來開展。
六、案例教學,形象生動,印象深刻。
抗大教學的很多課程都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每個經驗都來自深刻的案例??勾笸ㄟ^大量戰例研究,及時總結出一個 利害變換線 ,即以敵人合擊目標地的一日行程劃線,當敵人進至這一線時,八路軍應及時起跳,從兩路敵軍中間穿插出去。若跳早了,敵人很快就會追上來,跳晚了,會被包圍。采用這個辦法,抗大總校成功地挫敗了1942年5月華北日軍的四路合擊。
管理提升項目實施應當結合實際工作流程開展針對性培訓,培訓完畢直接開展實操,培訓與實踐必須緊密結合,提高項目方案推進效率。
毛澤東實踐育人的培訓模式博大精深,需要我們慢慢去領悟學習。筆者概括一下新時期培訓工作的 二十四字方針 ,作為今后工作推進的參考——
戰略牽引:培訓的大背景是集團新戰略宏圖發布,偏離新戰略框架就不能確保培訓對戰略的貫徹與促動。這是培訓開展的宗旨所在。
經營導向:培訓的中期目標是通過對員工、團隊的培養、鍛造,促進經營目標的實現。這是培訓實施的重心所在。
學用結合:有效的培訓總能在實踐中獲得應用,而又可以通過實踐來指導培訓。這將是指導我們培訓工作的基本準繩。
先后有序:急用先學,掌握培訓節奏。這是培訓實施的基本原則。
因人施教:培訓要差異化,甚至量身定制。這是培訓成敗的關鍵所在。
實務為重:避繁就簡,避輕就重,講求實效。這是培訓策略選擇的核心思想。
(作者:郭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