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uby id="diaei"><option id="diaei"><menu id="diaei"></menu></option></ruby>

    <ins id="diaei"><option id="diaei"></option></ins>
    1. <tr id="diaei"></tr>
    2. 我的灣田我的家

      第12期《灣田集團報》2013-03-28

            我原在金竹山煤礦一家集體性質的小廠工作,廠里經濟效益不好,工資很低,小孩讀書結婚生子,還要建個窩,使我欠了一身的債。五年前,小廠倒閉,我下崗了,不找工作就無法生活。我東奔西走,養過豬,開過荒,后來找到我的一家親戚,他在深圳開了一家大公司,規模也挺大的,聽說身家也有好幾個億,可他婉言拒絕了我。正當我絕望的時候,一個朋友介紹我來灣田,我當時擔心灣田集團不要我,沒想到灣田集團慷慨收留了我,把我分到巖博煤礦機電隊工作,我非常感謝灣田集團,非常感謝劉祖長董事長和巖博的機電礦長,我覺得他們比我那親戚講義氣,我決心努力工作回報他們。
            我不懂管理,也不懂采礦,更無將帥之材,不能為公司創造大的效益,做出大的貢獻,但我覺得我應該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我的一切。我原是一個機電維修工,懂得一些機電維修技術,特別是對多級水泵的大修,可以說有一定的經驗。幾年來,我用我那點技術,用我那顆感恩的心,積極工作,努力回報灣田。剛到巖博時,我發現井下、地面的多級泵運轉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傳動間隙10多個毫米(只允許3至5毫米)還在開,一啟動就把電機靠背輪頂死,最容易燒壞電機,而大多數修理工又不知道調整傳動間隙系數。對大修多級泵,不知怎么把葉輪弄出來,使用野蠻的辦法用氧焊加熱,這樣容易使軸變形報廢。還有,在井下同一地點安裝兩臺多級泵,兩臺泵連在一起共一根進水管,出水管在不到一米的地方連在一起,這都是違反規定的。安裝不合理,不是今天爛閘閥,就是明天爛逆止閥,這些問題不解決,不但要耗費大量配件費用(僅一個逆止閥就要幾百元),而且要影響生產。我主動向隊長請纓,自告奮勇帶人把這些問題一一逐步加以解決,有時加班加點到深夜,我從不叫苦,也從不計較報酬。我覺得這是我感恩報恩的機會。
            2009年2月,我從巖博調到金隆。我依然用自已的行動報效灣田。這里的水泵,依然以我為主修理,工作有時比別人累得多,我從不抱怨。金隆煤礦每天有幾百名采掘工人上班,常帶的工具是扒子、尖鋤、液壓支柱卸荷扳手。別看這些小物件,損耗很大,有的用不到一個班就斷了不能用,丟掉的話就是20多塊錢一把,但焊接加固之后跟好的一樣可以繼續用,有的甚至比新的還牢固。所以井下一線職工幾乎每天都會拿這些小物件來機廠焊接加固。開始,有些同行也想不通:老板萬千的錢還在乎這一丁點兒?再說這也不是機廠的指定任務,何必自找麻煩?可我覺得小物件20多元錢一件,一天只修2件,一天就是40多,一月1200元,一年下來就是一萬多,常年累月的,數字也很可觀。老板雖說不少這點錢,可老板一心為灣田這個大家,這個家家大業大,勤儉節約不能少。小物件井下一線工人都舍不得丟,地面工人為什么不支持呢?于是,凡一線職工來焊接加固小物件,我就發動大家笑臉相迎,只要沒有緊急任務,就放下手中活,隨到隨焊,不折不扣,算起來節約價值最少也有好幾萬元了。
            集團副總經理黃永林先生在《比爾蓋茨與小甜甜》一文中列舉了我們集團內部的多種浪費現象,我在基層,耳聞目睹,感觸尤深。他號召全集團員工都來 摳門 ,我積極響應。我們來灣田打工,是董事長和灣田集團給了我們就業的機會,灣田就是我們的家,家業再大也要厲行節約。節約要從點滴做起,每個員工都要樹立  主人翁 意識。這就是我,一個灣田集團普通員工向全集團員工提出的倡議,也是對黃永林副總經理《比爾蓋茨與小甜甜》一文的響應。

      (作者: 陽躍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