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uby id="diaei"><option id="diaei"><menu id="diaei"></menu></option></ruby>

    <ins id="diaei"><option id="diaei"></option></ins>
    1. <tr id="diaei"></tr>
    2. 陳文斌:讀《公司不是家》有感

      湖南灣田集團 陳文斌/文2013-08-23

        上個星期,劉總要求湘潭公司全員學習一篇名為《公司不是家》的文章,以及柳傳志對于該篇文章的一篇回復。經過一周的醞釀,湘潭公司全員在劉總的主持下,于23日晚在公司會議室就此文章進行了一番深入的討論,大家各抒己見,從各個角度全面的分析了這一篇文章,也讓我對這篇文章有了一番更清晰的認識。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因此對于聯想因戰略調整而裁員的事件,我們也應該用辯證的觀點去看待。
        公司是家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家,什么是公司。在百度是輸入 家 可以獲得16種釋義,但惟獨沒有公司就是家的說法;而公司是什么,公司是指一般以營利為目的,從事商業經營活動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組織。
        在家里,我們可以自由活動,隨便做什么都好,在公司就不可以;在家里,我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會有條條框框,在公司就不可以;在家里,是家人為自己創造利潤,在公司則必須為公司創造利潤。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家與公司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建立的目的不同,家是有血緣或者感情關系建立的非盈利性組織,而企業自成立之日起便是為了獲取利潤。從組織關系學角度來說,員工與企業之間天生便是一種赤裸裸的雇傭與被雇傭關系,亦或是剝削與被剝削關系,從來都不會存在類似于家的溫暖。 
        企業的天性便是獲取利潤,想要獲取利潤,必然需要發展,發展的前提便是站在市場的前端,要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就需要依據市場發展狀況,實時調整發展戰略,戰略調整的過程中,也就無可避免的會出現組織架構的調整以及人員的裁減。作為員工,如果不想被淘汰,首先要明白企業的發展方向,是自己的能力與思想能跟上企業發展的速度,實時更新知識、提升技能。
        聯想只花了6天時間,就完成了從準備到辭退的全過程,在2小時以內解聘一名員工并完成離職手續的辦理,從辦事效率上來講,這無疑是非常高效的行為,是執行力的強勢體現,快速的解聘,可以解除辭退員工對現有員工的負面影響,將風險降到最低。
        但,我們要看到,在中國,這是一個人情的國家,五千年燦爛文明的傳承,使我們形成了一套獨有的文化傳統。從這高效快速的解聘手段背后,我們看到的是冷酷無情,甚至可以說是殘忍,哪怕是10年以上的老員工,早上還是開心的來上班,2個小時之后,就不再是引以為豪的 聯想人 了,很多人也許會如無法接受,做出一些不智的行為,而那些留下來的員工心中或多或少會留下一絲陰影——公司,已經不是那么穩定了,也許哪一天,我也可能被炒。
        一個企業,最寶貴的財富是人,杰克韋爾奇曾經說過 你可以奪走我的一切,只要留下我的員工,我可以再創一個GE ,這充分說明了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最應該保障的資產便是人力資源。只有保障了優秀的人才,企業才能不斷前行,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那我們應該怎樣去留人呢?需要一種良好的企業文化,所以公司不是家,但是我們可以讓員工感受到一種家的溫暖,為員工創造一種溫馨的辦公環境,讓員工能夠用飽滿的精神狀態,全心全意的為企業服務,與企業凝成一股繩。
        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力量是無限的,我們完全可以把資源集中在優秀的、適合的人才身上,這樣必然能使企業的效能最優化。做好企業,必須做好兩手準備,一是要充分的考慮市場動態,及時調整公司戰略,以適用市場發展;其次就是要做好企業文化,也就是軟文化的建設,創造溫馨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也要保障員工的基本需求,維護他們的尊嚴。員工理解企業的發展所需,企業也給予員工應有的扶持,這樣,我們才能雙贏,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