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公司不是家》絕不是一篇溫情的文章。一群如此優秀、忠誠甚至戰功卓著的員工,在公司戰略性調整中沒有任何商量余地地被裁掉,讓人深深的感慨和惋惜。在它的最后有這樣一個小標題 到底是誰的錯 ,企業亦或是員工?
企業的根本追求是發展,在大浪淘沙、千帆競技追逐的背景下,稍不留神就有被淹沒的危險。企業是在不斷試錯、拼殺的過程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這個過程中勢必有很多的嘗試,犯很多的錯誤,會造成局部的損失,但公司的立意只能是發展,是大局。聯想在戰略調整中被裁掉的員工,他們并不是不優秀,而是不再被公司需要。
其實,這里并沒有對錯之分。企業就像一艘戰艦,留下來的是領航和護航的人。從本質上說,公司不是家,每個人都要有存在的理由,需要上進,需要競爭。但人是有感情的,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甚而有時面對工作、同事的時間比家人還要長。聯想在不到兩個小時之內的時間里快速抹去一個員工幾年、十幾年的痕跡,是殘忍的。
反觀我自身,作為一個初涉職場的新人,已經漸漸體會工作所應面對的壓力,只是還沒有真正體驗其中的殘酷。如果有一天面臨裁員或是在競爭中淘汰,將會是怎樣的心情?所以記得把努力當做一種常態,在還可以犯錯的時候勇敢試錯,走在前面,不被生活、工作推著走。而成長要經歷的困難,遲早都要面對,不如盡早。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終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將會成為親切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