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灣田煤業集團 肖瑋/文2013-09-25
一看到《公司不是家》這個標題,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引發了我極大的好奇心:不是都說公司是家么?不是都在宣傳公司是家么?怎么會有人如此“明目張膽& ”;地叫喊著公司不是家?迫不及待的看完文章。雖然只是幾個簡單的實例擺在那里,卻深深觸動了我的神經。
記得在學校參加招聘時,很多招聘單位都說“要把公司當家,盡心盡力。要把同事當家人,團結友善。& ”;還記得參加精華園培訓時,幾百上千人在一起,師傅稱我們就是精華園的家人,相聚在這里。甚至上次出去旅游,導游也把我們分成一號家庭,二號家庭……整個社會都在宣揚“家& ”;,家文化在我們腦中已經根深蒂固,成為了慣性思維。所以當有一天我們被自己心中認定的“家& ”;所拋棄,我們會震驚,會憤慨,會不滿,《公司不是家》也就“應運而生& ”;了。
在書上看到,中國企業發展,一般在起步之初為擴大市場與自身規模,會趨向于粗放式管理,即“人海戰術& ”;,從而獲得競爭優勢。但當企業達到一定規模,為獲得更多利潤,企業會偏于集約型精細化管理,以節約各項成本,即“管理出效益& ”;,這樣勢必要求最大限度提高職工的工作質量與效率,效率提高必然使勞動力出現剩余,裁員就勢在必行了。近年來像三一重工、特步、中興等國內知名企業甚至很多外資企業都在裁員,實在是屬于正?,F象,與它是不是家沒有必然聯系。即使是在家庭中,每個成員一般也都有著自己的責任,也都要發揮自己的價值。在企業中應當也一樣,當你的價值,你的適應力減退或者消失,被社會被企業淘汰實屬正常不過的事情。
當然,員工把公司當做家沒錯。家在我們心中很神圣,代表著全心全意付出,代表著可以共患難,更代表著責任??珊芏嗳嗽谶@個“家& ”;過著過著就懈怠了,松散了。很多地方有“金飯碗& ”;“鐵飯碗& ”;,員工們就認為自己尋得了穩定,堅信著這是家,它不可能拋棄我,于是抱著得過且過的心理日復一日。他們沒有了為把家建設得更好而鼓足干勁的熱忱,有的甚至連自己原有的技能都退化了。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責任心何在?家的意義何在?這個時候不拋棄你拋棄誰?這個社會這么現實,別奢望著有那么多“金飯碗& ”;“鐵飯碗& ”;,別老是在那里怨天尤人。工作對于我們應該是“瓷飯碗& ”;,很珍貴,同時也需要精心呵護才能完好無缺。
公司是不是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我它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很值得我去反思。我來湘橋一年多了,我有沒有把這里當家呢?其實,我確實把它當家,偶爾去別的地方過兩天,便覺得不適應,不順心,不方便。湘橋條件差點,但這里有我熟悉的人,熟悉的事,讓我很安心。都說家是“港灣& ”;,我就是把湘橋當港灣了,這里讓我有歸屬感??赐辍豆静皇羌摇分?,我突然感覺到了危機,假如此刻,讓我駛出這個港灣,我將駛向何方?
思來想去,覺得討論企業是不是家,更重要的意義是在警示我們要“居安思危& ”;。身為職工,除做好日常本職工作,依舊要不斷充實自己,用知識武裝自己。同時我們應該學會端正工作態度,保持良好心態,無論在哪里都要認真負責做好每一件事,只要自己腦袋富裕,態度端正,就算有朝一日離開了這個公司,也不會灰心沮喪,不會覺得有愧于誰,更不會冥思苦想公司到底是不是家,不是么?沒有哪一個公司哪一個家會拋棄一個很有價值的人!作為企業,應該合理優化資源配置,有計劃的進行人員管理。也應該給職工營造好的工作及生活氛圍,剛柔相濟,給他們尊嚴,讓他們有強烈的歸屬感。
你刻意把公司當家,倘若你沒了責任心,只是一味索取,這個家的存在有什么意義?你沒有刻意把公司當家,但你一直兢兢業業,盡心盡力,那糾結著它是不是“家& ”;又有多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