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灣田集團 王櫻潔/文2013-10-12
九月底忙完了昏天黑地的八天,總算盼到了國慶長假,一年也只有兩三個假期回家好好看看。
汽車站人頭攢動,車子啟動后緩緩駛出車站,一顆心突然就安靜下來,不再想未完成的工作和煩惱的瑣事,每分每秒都在縮短與家的距離讓我覺得心安,閉上眼思緒更是沿著前方綿延不斷的路飛向家的方向,仿佛伸手就能觸到家門。
每次回家都會發現些微的變化,而我腦海里始終不忘的是伴隨自己成長了十多年的家鄉。記得兒時最愛和伙伴們穿梭在寬寬窄窄的大街小巷,待到各家炊煙在暮色中裊裊升起,一顆不肯歸家的心還在與伙伴們的游戲中流連,斗氣比誰有膽量攀爬街旁的樹,也不知哪來的不罷休的執拗勁兒,硬是一股腦竄上了樹,得意洋洋朝著伙伴們招手。此時巷子里傳來吆喝著自家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一路嗅著各家廚房美味飄香,紅燒魚,尖椒肉絲,煎豆腐……還有如今在外吃不到的家鄉特產,大米與辣椒做出來的醡辣椒,進了家門早已是垂涎三尺。那時不過是一頓再平常不過的家常便飯,如今卻覺得是分外難得的美味佳肴。
家鄉不是繁華都市,一座普通的縣城而已,雖然沒有萬花筒一般的游樂場,那時代也不見電腦游戲,可我們尋找樂趣的地方卻不少。記得我家附近一個很大的露天木工廠,住在木工廠的兩個女孩是我最好的玩伴,那是我常去嬉戲玩鬧的地方。我們在鋸木機器上辦家家酒,工廠堆在一旁的木屑拿來當材料,鋸木的機器常常沒人用,我們坐上去便成了 家 。寬闊的后園子里堆放著很多鋸好的木板,整齊有序,趁著沒人我們便鉆進去,把木板搭成房子,躺在里面望著藍天白云,徐徐的微風拂過,還能嗅到青草的味道。木工廠的對面便是自來水廠,沒有太多玩樂的材料,只是地方寬敞,整個巷子的孩子都愛在自來水廠的門口跳繩,踢毽子,這兒正當風口,夏季我們就蹲坐在這兒享受習習涼風。天氣不錯,出了巷子去街對面花園般的縣委大院摘花,摘石榴,還有仍在記憶中的參天大樹,岸邊被微風拂得搖曳生姿的垂柳,偶見蓮花浮現的小池塘,還有那散發著誘人芬芳的不知名的花……兒時最美的花園,而今已是定格在記憶里的一幅畫卷。
郊游是最有趣的事兒。我們一眾常結伴走到約橋中,再往下去便是那座家鄉的標志小塔,每次乘車遠遠便能望見。橋下河邊,河水潺潺,擲一顆石子兒,引得水波微漾,層次不齊的雜草也透著青蔥的嫩勁兒,碰上桑葚熟透的季節,和伙伴們鉆進去比誰摘的多,顧不上上洗便撩開架子吃起來,看著彼此吃得烏紅的嘴唇,忍不住大笑。吃夠了便跑到河邊碰運氣抓魚或從石頭間隙中找螃蟹,偶爾收獲了魚就樂得叫起來,驚得一旁林子里的鳥兒噗噗飛出林梢。待到夜色垂下,蒼穹盡頭好似與水相接,天邊的晚霞襯著河邊景色顯得格外好看,我們也哼著歌兒走在回家的路上。天色慢慢變成黑色的帷幔緩緩拉上,萬家燈火輝映著散落在夜空的星光點點。
記憶里少時的天堂,現在已換作林立的商品樓,不復存在。時間沖刷著家鄉遠去的歲月,卻抹不去記憶里家鄉舊時的摸樣。中國人對于家濃烈的情感源遠流長,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在塞外道盡思家之情;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盡是席慕容纏綿悱惻的鄉愁。
在外讀書、工作的人,獨自在陌生的都市堅守理想,不能常?;丶?,總想努力飛得更高,一顆堅韌的心承受著來自工作與未來的壓力,久了也會疲倦。每逢節假,尤其想念家的溫暖,車站摩肩接踵的人們,翹首盯著站臺屏幕,盼著回家的那趟列車——不論身在何方,不論需要挨過多少時間,也阻擋不了他們的似箭歸心。
細細琢磨,這份牽掛為何能常??M繞在心?我想,不僅僅是一棟房子,也不單是家中親友?;蛟S是一碗香氣四溢的牛肉米粉,抑或巷子里挑著豆腐腦的大叔那抑揚頓挫的吆喝,或是后墻那棵老樹、腳下的枯藤、母親嘴里的嘮叨、無形中牽掛在心的故土與彌散在空氣中家的味道……捧一杯香茗,和老鄰居敘敘家常,聞著母親親手做的黃辣椒蒸魚令人垂涎的香味,幸福就是如此簡單,無論身在何方,路行多遠,回家便可除去俗世塵埃,回歸純粹自我,拋灑掉煩憂,享受難得恬淡與愜意的光景。
長長的一聲鳴笛,五個多小時路程終于結束,看著熟悉的街道,頓時覺得無比踏實,回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