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灣田集團 段卓蓀2014-04-30
親愛的同事們,從這期開始, 灣田故事會 跟您見面啦!
為什么要開辟這么一個專欄,先說個故事吧。我讀中學時,挺愛拼湊 七律 詩,以為如此就有學問了。外公在縣一中教書,有次見了,我忙遞上自己的新作,眼瞅著外公就等他表揚。外公摘下眼鏡俯首瞧過,抬眼瞅我說: 我先給你講個故事吧。 我挺納悶的,不點評我的詩卻講故事?外公的故事已經講開——
從前有個人老來得子蠻高興,就擺上幾桌請來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的人中有個秀才,近前瞧瞧女主人開口就說, 這個老嫗不是人 。在場的人罵他這種時候也不說人話。秀才笑著又道, 王母娘娘下凡塵 。大家轉怒為樂,都說秀才真鬼??尚悴懦虺蚺魅藨牙锏膵雰?,又拋出話來, 生個兒子是個賊 。有人已經掄起拳頭要打秀才。秀才馬上接了說, 偷來仙桃獻母親 。主人客人皆大歡喜,連連說: 好,好,生了個孝子!
我終于明白了,外公是用講故事的方法點評了我的詩作——太直白,不含蓄。他這次點評讓我一直記憶猶新。
治大國如烹小鮮,企業管理、企業文化情同此理。如果用講故事的方法詮釋我們的企業文化理念和企業管理思想,用發生在身邊的灣田人自己的故事來表述我們的企業愿景和管理訴求,一定比直白說道效果會好得多。
其實,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講解深奧抽象的道理,毛澤東可謂楷模。他寫文章喜用典故說明道理,《愚公移山》就是用寓言故事闡明,只要堅持下去,沒有什么事是辦不成的。 海爾人 報就是這樣干的,用大量海爾人的故事滲透海爾精神。我們長沙公司,也已經在用 微信故事 ,表揚好人好事,倡導灣田精神了。這里我就傳播一條微信給大伙聽——
3月22日,長沙傾盆大雨,熊主管帶領行銷人員奔赴馬王堆市場派單。平日里,他也只有在中午泡面的時候小憩片刻,隨后便帶著團隊成員到處奔走。雨越下越大,他們干脆收起雨傘,冒雨走進每一家商戶的鋪面派單。有一位商戶看到滿身是水的熊偉明,贊嘆著說: 灣田有你們,不可能不成功! 。
春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當我們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彼此影響,那還不就: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講故事,說道理,可以用真人真事,也可以根據某種現象,編個故事或引用典故說明你的看法。
各位同事,我代表本報編輯部同仁敲了這開臺鑼鼓,邀請您積極參與,把身邊的事,或過去事,寫成故事發給我們。你講我講大家講,氣氛也就來了。 哇噻,還真是這個理兒! 當有好多人講故事、聽故事,時不時可以聽到這么句感嘆,哇噻,我們的初衷也就達到了。因為在哇噻中,正能量越聚越多,負能量越來越少,執行力自然也就上去了。在云貴灣田的灣田人,一定有劉董事長他們打天下時的好多故事,如果都拿來說說,那一定是一筆蠻好的精神財富。
想講就講,講得嘹亮!
我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