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舒/文2015-01-25
2014年11月23日,湖南省文史研究館、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和湖南省畫院聯合主辦的康移風中國畫作品展在長沙市藏福博物館隆重開幕。我們有幸觀摩了這位礦工出身的中國畫畫家的近期杰作。
康移風從小喜愛畫畫,少年時代考入廣州美院附中,但在那個特殊年代里,卻因其家庭出身問題而被迫退學。隨后被招工入煤礦當采煤工。雖然到了煤礦,他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下井當采煤工,休息時就在棚腿、礦車上畫粉筆畫,升井后幫助礦區宣傳部門布置宣傳欄、畫插圖;一有空就背起畫夾,在礦區附近爬山涉水,寫生臨摹。慢慢地,他發現那片發光發熱的黑土地上有一顆顆珍珠在熠熠生輝,他被自己畫筆下的礦工兄弟深深感動!
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全國、吹到煤礦,康移風考入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學畫,大學畢業后又回到漣邵礦務局畫畫。從此,他濃筆重彩畫的、贊的,都是煤礦工人。40多年來,康移風墨行于大千世界:現有數千幅中國畫、連環畫作品散見于國家級、省部級展覽、報刊或出版發行。2005年2月27日,他作為當代湖南十位優秀國畫家之一,參加了由全國政協在北京舉辦的 全國當代優秀國畫作品展湖南優秀作品展 。當年12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其作品《憨》、《我的弟兄》被該館收藏;之后又在澳大利亞、波蘭、丹麥、新加坡等國及香港、臺灣地區展出畫作,多件作品被海外藝術館收藏。他10多次榮獲省部級、國家級大獎,先后出版 《康移風中國畫作品集》、《我的弟兄——康移風礦工系列國畫展作品集》、《蒼茫大地——湘人俊杰畫傳》等多部畫集。所有這些作品無不浸潤著畫家心血,閃爍著畫家才華,凸顯著畫家對煤礦、対祖國、對人民的赤子情懷。
多年來,康移風對煤礦的一往情深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使他得到了 專寫中國礦工第一人 、 烏金藝術家 的盛譽。這次長沙畫展,他再次帶給大家撥動心弦的精彩與激動;再次展現他那新意和創意集于一身、令人振憾的力作。
畫家的自言自語
偌大的兩個展廳內精美的畫作琳瑯滿目,人們駐足觀賞康移風水墨畫目不暇接,贊嘆聲、喝彩聲不絕于耳。認識與不認識康移風的人們爭先恐后地簇擁著他在畫作前合影,或請他在畫冊上簽名,或同他交談、交流??狄骑L有求必應,總是那樣謙和、友善地同大家在一起,全無名畫家、畫院教授的架子。
展廳入口處,掛著康移風的 自言自語 ——
也就是一個畫畫的而已,切莫把自已裝成蠻牛逼的樣范。
快七十歲了,清瘦,自感精力還好,聽到幾位朋友喊自己 年輕人 便很有點雄糾糾了。
喜歡呼朋喚友到我工作幾十年的煤礦或外地走走看看、寫寫畫畫,以為那是極快樂的事。
這兩年又跑了不少地方,就想著把一些寫生作品整理出來與同道交流、讓大家看看,聽聽意見,相信對自己總有好處。
很贊成這句話‘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多讀點書,多接觸社會生活,應該是經常必做的功課。
永遠也丟不掉的煤礦情結,也是年年都會要畫的內容,盡管很少有人喜歡我的黑不溜秋的礦工畫,但養育我的煤礦父老鄉親永在心中。
一幅畫也能賣幾個小錢了,當然是件叫人愉快的事。畫是可以當成商品的,而畫畫的切莫把自己當成商品。
畫得好的大有人在,記?。核嚐o止境,天外有天。
康移風的 自言自語 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在我看來,這是因為現在人們很難見到明星、名家們能有如此淡定與直率的內心自白,也是因為畫家在展廳里大氣磅礴、藝術精湛的畫作吸引觀眾,而他又能坦誠地同大家對話交流;是因為畫家對一直以來都不曾離開過的那片 發光發熱的土地 賦予他的智慧和力量的真實動人的感悟,也在于畫家對心中熾熱的煤礦情結和濃烈的創作激情的陳述宣泄;是因為畫家描繪浩翰煤海和社會場景得心應手,以及駕馭歷史題材酣暢淋漓的緣由,正是人們熱衷的探究,也是人們對這位當年采煤工、如今名畫家幾十年來都感恩圖報的尊重與贊賞。
畫家的人物群譜
康移風此次畫展的杠鼎之作—— 發光發熱的土地 巨幅,懸掛在展廳最顯目之處。我們這些來自煤礦的 老煤炭 端詳著、品味著,仿佛又置身那片熱土和激情燃燒的歲月;置身那墨一般黑土地八百米深處的采掘工作面;聽到了鉆聲、炮聲、機器的轟鳴聲綻放出的那贊美礦工烏金般的燃燒自己、點亮他人的動人旋律??狄骑L那若干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 采煤漢 組畫和礦工肖像畫,似乎又讓我們回到了為人類開采光明、奉獻光熱、憨厚淳樸的礦工弟兄身旁。
博物館兩個大展廳內還陳列著康移風大量反映社會百態、妙趣橫生的人物作品。 小鎮記事 中那鎮干部眺望遠方、憧憬未來的神情,那智者的精明眼神與若有所思,那大腹便便的 土豪 正用手機扯談、津津樂道,那小眅兜售叫賣時眼睛東漂西望、自賣自夸,那跳廣場舞的大媽扭動著胖肩肥臀的歡樂勁頭,那裹葉子煙的老漢的怡然自得和時不時抬頭觀望,那摩的司機候客時橫坐車旁、手夾香煙吞云吐霧時的左顧右盼,那老手藝的剃頭匠師傅手拿剃刀的專注神情,那聽戲者瞇著眼睛欣賞戲曲時的搖頭晃腦與擊節拍掌,那在礎柱上凝視廣告的大伯正扶著眼鏡若有所思。還有那讓人忍俊不禁的小鎮大街上的 時尚 :穿著露出肚臍眼和大腿的時髦衣裳的摩登女郎;擦鞋大嫂穿著高跟鞋、彎著腰為顧客擦皮鞋時自然而然露出的半邊屁股——真是幅幅接地氣,張張有創意!
此次畫展中,還有康移風近年去青藏高原采風的一批水墨人物畫杰作,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有牧牛晚歸的秀美藏娃,有滿臉滄桑、神情冷峻的藏漢,有數位手拈佛珠、彪形偉岸、造型各異的麥注寺喇嘛,有塬上守護羊群、飽經風霜的牧羊漢,有強悍的岜沙漢子們佩劍握刀的神勇威嚴,有深沉凝思的山里人的執著期盼,有堅毅沉著、目光睿智的村干部似在思考村民致富規劃,有無數磨難刻寫在臉上的白發藏民雙手合十高舉頭頂、頂禮膜拜之 祈 ……
靜靜觀賞著康移風的人物畫作,展廳里那一個個棱角分明、神情各異、有血有肉的人物仿佛在與大家眉目傳神,似乎在同大家言談交流。在那 里,我好像看到美麗動人的 格?;?姑娘背著行囊從畫框中走來;又好像聽到少數民族演奏者們那高昂動聽的 蘆笙曲 音樂和 嗩吶聲聲 ——我和眾多參觀者被畫家筆下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所吸引、所陶醉;為畫家那濃淡相宜、簡潔明快、細膩自然的黑白線條所勾勒描繪的美妙、逼真、精彩和傳神而叫絕、折服!
畫家的風景尋覓
康移風的風景畫有的大氣磅礴、細膩雋永;有的小中見大、色彩強烈對比。此次畫展中,他以熟悉的家鄉 新化縣城老街 為題材創作的作品,濃郁的鄉情撲面而來。他的 陜北魏塔村寫生 系列畫凸顯當年革命老區紅色窯洞如今的典雅風情。他的 西部寫生 系列畫引人入勝:瑪曲大草原之遼闊壯美,其草原與小山丘、羊群與放牧人、帳篷與圍欄連成一體的層次感、節奏感躍然紙上;茫茫戈壁大沙漠中,幾只駱駝在血色黃昏中堅韌不拔地行進著,讓人頓生無限感慨。古老羌寨聳立的層層疊疊的碉堡式建筑群,似在向世人述說他的古老傳奇;巍峨挺拔而深遂的吐峪溝大峽谷映襯著藍天、碧水、村莊和馬群的厚重感引人深思。還有那南山縣虎溪老村落的古色古香、江華水口鎮河畔的美妙極致、系列畫湘西古寨的鐘靈毓秀……
一幅幅美畫、一處處景觀,讓人如臨其景、深有所思。畫家畫的是風景,但表達的是意境;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索、無限的睱想。
畫家人品與作品
康移風的中國畫,無論是人物畫、還是山水風景畫,都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豪情四射、寓意深刻,當之無愧地印證著美術界和世人對他作品的評價—— 三雅 ,即淡雅、素雅和高雅。而這也正是熟悉康移風的人們對這位40多年如一日兢兢業業畫畫人的評價!
這個從礦井千米深處一路走上來的礦工畫家,用他那雙曾經采煤的大手揮舞畫筆、綻放藝術正能量,抒發對煤礦、對礦工、對祖國、對人民的摯愛。他盡情贊美地球最深處無私奉獻的最可愛的人,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個充滿陽剛之氣、粗獷厚實之美的中國礦工形象。他的許多風景畫筆墨勁爽豪縱、色彩光鮮飄逸、生活氣息濃郁、畫面大氣雄渾,令人神往迷醉。
康移風一路 墨行 高歌。他蕩氣回腸地潑墨百里煤海、千米井深的烏金之鄉;書畫美麗河山、偉大祖國;書畫勤勞質樸、大智大勇的人民。他彈奏出一曲曲時代美妙的旋律。
康移風的努力讓偉大的中國礦工走向世界!他為礦工和煤礦贏得了榮譽和自豪。他當礦工和畫畫的不平凡經歷,正是新中國五星紅旗下成長的一代人的奮斗奇跡,更是一種鍥而不舍的時代精神。他的人品與作品相得益彰。他的個人事業因融入祖國大業而顯精彩。
我們贊美的不只康移風的作品,更是那份屬于礦工的真實、質樸——這正是他最寶貴、更閃光的亮色!他是一個永遠的礦工,永遠在開掘著生活中的真善美!我們相信,康移風絢麗奪目的亮點和滾燙熾熱的煤礦情結,必定伴隨著他和他的團隊不斷創造更新、更美、更無愧于時代的偉大作品!
(作者系湖南省煤炭學會副理事長)
康移風,號半山,1947年生,湖南新化人,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湖南當代中國畫創作院院長,湖南省畫院特聘畫家,湖南工業大學客座教授。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美展并獲獎,獲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 五一文化獎 ,兩次獲文化部頒發的 群星獎 ,兩次獲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頒發的 五個一工程獎 ,三次獲湖南省藝術節、湖南省美展金獎。數件作品赴澳大利亞、波蘭、丹麥、新加坡等國及香港、臺灣地區展出和被收藏,曾作為湖南10位畫家之一參加全國政協主辦的 全國優秀國畫作品——湖南優秀作品普京展 ,先后在湖南、山東、廣東等地舉辦個人畫展。2005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我的弟兄》礦工系列國畫作品展,作品《憨》《我的弟兄》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美術雜志、美術報、中國書畫報等專業報刊給予專版報道,出版專集有《康移風中國畫作品集》《我的弟兄——康移風礦工系列作品集》《康移風石油工人系列國畫作品集》《蒼茫大地——湘人俊杰畫傳系列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