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uby id="diaei"><option id="diaei"><menu id="diaei"></menu></option></ruby>

    <ins id="diaei"><option id="diaei"></option></ins>
    1. <tr id="diaei"></tr>
    2. 感悟

      灣田煤業集團 隋小蕾/文2015-02-13

        雖說在大學學的是中文專業,但真正從事新聞報道宣傳這項工作,還是來了貴州灣田之后。在這里,我對煤礦有了全新的認識、感動和震撼。三年多的時間,從一個未曾接觸過煤炭行業的人,到與這片孕育著光與熱無限力量的熱土結下了不解情緣,通過編輯那一篇篇描寫煤礦生產生活的文章,我的新聞業務素養和人生價值觀都有了新的嬗變。
        剛開始工作時,面臨的最大挑戰莫過于對煤礦知識的一無所知。在記錄過程中,筆記本上盡是些看不懂的專業詞匯,井下六大系統、皮帶溜子、錨網支護、打切眼、一通三防……真是讓我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即使查閱資料也無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沒辦法,只有去請教專業人士,總部機關各部室的領導每次都會百忙中抽時間,不厭其煩地給我耐心講解,乃至親自動筆修正其中的錯誤。通過幾年的學習、摸索,我也漸漸地學到了煤炭知識的一些皮毛。在采訪、開會中再也不會像聽 天書 一樣,可以跟得上講述者的思維,提得出專業問題。
        說到煤礦,大家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莫不是臟、亂、差,其實我們的煤礦通過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早已沒了黑塵滾滾的空氣,礦區建筑干凈、整潔,有的煤礦還建起了媲美城市住宅區的家屬樓、專業的籃球塑膠場地、干凈整潔的職工澡堂、食堂等等。在煤礦,近距離面對面地與礦工兄弟們交流后,才知道之前對他們認識的淺薄。這些為我們采擷光明與溫暖的 黑色英雄 ,在幽暗的深井下日夜勞作,馳騁于百里煤海特殊戰場。那一車車裹挾著礦工們汗水和心血的烏金,源源不斷地從井口輸出,再到四面八方貢獻出光和熱。我們在黑暗中獲得的每一寸光明,是礦工用井下的每一寸黑暗換來的??粗麄內局簧砗谏拿簤m從井口出來,那時才覺得與他們比起來,能在陽光下工作,已然是一種幸福。 礦工 這個詞,在我的心里從陌生到熟悉,再到肅然起敬。每一次下礦采訪,由于我們在礦里的時間有限,事先約好的采訪對象下班后澡都沒洗就趕了來,全身上下黑黢黢的,當他們爽朗地大笑時,白白的牙齒格外閃亮?;蛟S與他們的工作環境有關,礦工們不是很健談,總是有些靦腆、拘束,回答問題用的最多的詞語就是 嗯 、 哦 、 是的 、 沒錯 ,很難從他們嘴里挖出故事。旁聽的人急了,給我們講他們如何優秀,如何克服困難完成生產任務,他們則回答道 沒什么,這是我應該做的 、 沒啥困難不困難的,把工作做好要緊 。這樣的優秀礦工在灣田有太多。不僅僅是礦工,其他崗位的優秀員工也不少。營盤煤礦的顏蘭濤除了做好財務出納,每天背著相機在礦里轉悠,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下在煤礦生活那些感人的點點滴滴。在她的QQ空間有個相冊叫做 營盤應該記住的那些人那些事 ,里面礦工和家屬們那一張張笑臉分外可親。如何把這些煤礦工作者的奉獻、平凡而執著的堅守從筆尖、照片中表現出來,如何將他們的樂觀坦率彰顯在文字中,讓他們的形象躍然紙上,我腦中所有褒揚的文字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那些新聞理論,似乎都成了死板的教條。而只有深入基層,才能讓文字變得更有分量,作為企業宣傳報道工作中的一員,我知道自己肩負的使命與擔當,那就是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展現煤礦最真實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