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一個清晨,我們披著霞光,踏著晨霧,乘坐著越野車,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來到了這次采訪的目的地--垚鑫洗煤廠。
垚鑫洗煤廠始建于2009年,設計年入洗原煤能力為60萬噸。于2010年3月15日由灣田煤業集團公司正式接管。洗煤廠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墨紅鎮,北臨富源縣城,西接曲靖市區,交通運輸較為便利。全廠采用原煤跳汰入洗的生產工藝,主要產品有洗精煤、次精煤、中煤、尾煤泥,其中洗精煤產品是冶金焦爐的理想原料。
垚鑫洗煤廠雖然是一座剛剛投產的新廠,但是,由于該廠原設計采用了洗煤行業中傳統的跳汰洗煤工藝,裝備的技術水平落后,工藝系統配置極不完善,特別是煤泥水外排超標。因此,多次受到環保部門的批評,并被要求停產整頓,極大的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灣田集團董事長劉組長對垚鑫洗煤廠的收購重組工作極為重視,多次聽取情況匯報,并召開會議研究,決定派出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言泳游為首的工作組,進駐洗煤廠開展工作。在言總的直接指揮下,工作組一手抓建立健全組織機構,選配各級管理人員,規范制度;一手抓洗煤生產系統的改造和完善,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
首先,組成了以黃嘯為廠長、余云湘為生產副廠長的生產經營領導班子,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了兩部、三隊、九個班組,全廠實行兩班生產,配備員工55人。接著,該廠編制了《垚鑫洗煤廠通用安全規程 》、《 垚鑫洗煤廠工藝設備操作規程 》等20多個規章及管理制度,編制了9類生產臺帳及一整套的煤質化驗報表。系列制度和帳表的制定、實施保障了改廠的安全生產和管理到位,使每項工作都有人負責,有人落實,有人完成。
與此同時,改廠針對生產工藝薄弱環節,進行了第一步的技術改造。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成了一座容積近400立方米的煤泥沉淀池,實現了洗水閉路循環,達到了環保要求。二是改造了浮精倉,更換了不適應生產要求的壓濾機入料泵,解決了浮精倉煤泥堆積的問題。三是改造濃縮機耙子及底流泵管路,新增加反沖管系統,解決了因濃縮機壓耙子故障而導致洗煤過程中被迫停機的問題。四是對存在嚴重問題的跳汰機、分級篩、破碎機、皮帶運輸機進行了全面檢修。五是下大力氣對生產現場的跑冒滴漏現象進行整改,改變了廠區 臟、亂、差 的面貌。這樣,經過全廠員工幾個月的共同努力,使洗煤廠生產逐步走向正常,精煤產出率達70.4%。
為了進一步提高浮精壓濾機的處理能力,降低浮選精煤和洗精煤水分,提高精煤回收率,該廠計劃于2010年10月份對洗選系統進行第二期技術改造,重點是對浮精壓濾系統和水力跳汰系統進行改擴配套。此次改造將新設計安裝一臺壓濾機、一臺電葫蘆及吊車梁,一套儲氣罐系統,并改裝弧形篩、煤泥篩的脫水篩板。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垚鑫洗煤廠作為灣田集團大家庭中的新成員,將秉承 以技術進步求發展,向科學管理要效益 的治廠方針,努力打造成一個經濟效益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諧型的全新企業。我們相信,垚鑫洗煤廠,這朵大山深處的奇葩,在集團公司領導和各礦的關愛下,通過全廠員工共同培植,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垚鑫洗煤廠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作者:王大平)